行业资讯
2024年,中国化工产业规模持续提升,进口和出口总量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在化工品技术研发及国产化替代方面表现突出。根据平头哥的分析,多个领域的关键化学品实现了进口替代,标志着国内制造能力的显著进步。
在新能源领域,多款新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成果显著。12英寸大硅片的国产化率达到13%,沪硅产业和中环股份在规模化生产上取得重要进展,打破了海外企业的垄断。此外,天岳先进的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逆变器上的累计渗透率超20%,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竞争者。光刻胶材料方面,彤程新材的产品逐渐通过国内芯片厂验证,预计到2024年底其国产化率将提升到10%。
高端新材料也实现了进口替代突破。新美材料收购韩国LGC光学功能膜,实现了偏光片上游材料的自主生产。深圳瑞华泰则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中降低了进口依赖。此外,环烯烃聚合物的生产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了国内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
在电子材料领域,进口替代同样快速进行。南大光电推出的磷烷和砷烷产品纯度超6n,在全球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昊华科技的三氟化氮生产线启动,预期将大幅提升国内产能,减少对外依赖。全氟聚醚等新型氟化电子材料的研发同样取得突破,四川晨光博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冷却液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基新材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新增PLA和PHA的总量将在2024年大幅提升,中石化陆续推出的生物基聚烯烃产品也预示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
总体而言,2024年中国在化工产业中实现了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的跨越,尤其是在半导体、光学、特种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尽管仍有高端光刻胶等一些产品依赖进口,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动,进口替代的前景将愈加广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九游娱乐,九游娱乐官网,九游娱乐平台,九游app提供
下一篇:潍坊临朐新材料企业崛起2024年客乐思产值破42亿
- 2025-05-12潍坊临朐新材料企业崛起202
- 2025-05-122024年中国化学品进口替代
- 2025-05-12PET等七大塑料薄膜的用途
- 2025-05-12环保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泗洪薄
- 2025-05-12工程塑胶额分类有哪些
- 2025-05-12常见的工程塑料有哪些?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