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化工新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 年,中国化工新材料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 POE、α- 烯烃、COFs 等关键领域,为我国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聚烯烃弹性体(POE)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化工新材料,在光伏胶膜、汽车材料改性、鞋材制造、电缆生产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024 年 6 月 29 日,万华化学一期 20 万吨 / 年 POE 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 POE 工业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万华化学新投产的项目不仅涵盖了 4c 的 POE,还包括了性能更优的 8c 的 POE。8c 的 POE 在拉伸模量、弯曲模量、撕裂强度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同时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更宽的熔体指数范围。这使得万华化学生产的 POE 除了在光伏胶膜这一主要应用领域继续保持优势外,还将进一步拓展到非光伏领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前,我国 POE 高度依赖进口,2023 年进口量达到 85.92 万吨,2024 年进口量更是突破 90 万吨。随着万华化学 POE 项目的投产,我国已建成的 POE 产能达到 23 万吨 / 年,按照在建项目投产计划,至 2025 年底,如现阶段在建项目按预期投产,顺利度过爬坡期后,按 80% 产能利用率测算,将基本能覆盖国内现阶段 POE 80% 以上的需求。这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国 POE 的自给率,还降低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增强了我国化工产业的竞争力。
α- 烯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烯烃、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添加剂等领域。2024 年 10 月 16 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该研究通过原创 “纯相 χ- 碳化铁” 催化剂,实现了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转化得到的合成气(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直接转化为高端化学品线性 α- 烯烃,可大幅提高碳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生成,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为一步法制备高端线性 α- 烯烃提供了新途径。这项名为 “ftlao” 技术的突破,打破了中国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备线性 α- 烯烃技术上的瓶颈,对于我国 α- 烯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有机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功能化位点,在药物分离与纯化、核废料处理、湿法冶金、气体纯化与储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 年 3 月,耀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 COFs 的吨级生产,且材料比表面积等性能指标远优于市面上量产的吸附分离材料,实现了 COFs 从 1 到 100 的产业化突破,这是标志性的世界级科技成果。耀科新材料已建成全球第一条 COFs 吨级生产示范线,为 COFs 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 POE、α- 烯烃、COFs 等领域,2024 年中国在其他化工新材料领域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
环烯烃聚合物(COC):1 月底,辽宁鲁华泓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OC 装置投产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一期产品各项性能均超过预期,实现了辽宁鲁华在石化新材料研发领域的重要突破,提升了我国在环烯烃聚合物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该产品对标国外同类产品,根据应用领域开发了 5 个不同的牌号,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子量及分布、密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光线透过率和吸水率等技术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辽宁鲁华一期项目产能为 1000 吨 / 年,一期示范项目完成后,计划二期建设 10000 吨 / 年环烯烃聚合物生产装置。
降冰片烯:1 月 28 日,山东鲁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合作开发的 500 吨 / 年降冰片烯合成反应装置投产成功。产品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其中环戊二烯的转化率达到 96%,降冰片烯的选择性达到 95% 以上,为环烯烃共聚物(COC/COP)新材料国产化提供了原料保障。
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10 月,国内首个自主技术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 SSBR3540F 在独山子石化公司 24 万吨 / 年 SSBR/SBS 橡胶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端基官能化、高苯乙烯、高门尼等高端产品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该产品苯乙烯含量约 35%,乙烯基含量约 40%,具有制备成本低、应用条件温和、工艺适用性强等特点。双端基官能化有效改善了白炭黑填料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能够控制聚合物链端的无序运动生热,用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制备的轮胎具有更低的滚动阻力、更好的抗湿滑性能。
氯丁橡胶:9 月 24 日,国内首套万吨级丁二烯法合成氯丁橡胶装置发布。中胶(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丁二烯法合成氯丁橡胶生产装置建设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全新技术路线,是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填补了产业空白,打破了国外生产商对我国氯丁橡胶高端市场的垄断。
KRf 光刻胶:10 月 15 日,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T150A - 光刻胶,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T150A 在光刻工艺中表现出的极限分辨率达 120nm,且工艺宽容度更大,稳定性更高,坚膜后烘留膜率优秀,其对后道刻蚀工艺表现更为友好,通过验证发现 T150A 中密集图形经过刻蚀,下层介质的侧壁垂直度表现优异。T150A 标志着国产光刻胶在性能上已经能够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媲美,对于推动国产光刻胶的产业化和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膨体聚四氟乙烯:3 月 14 日,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相继投产膨体聚四氟乙烯管材(ePTFE tubing)和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材(ePTFE membrane)。长期以来,ePTFE 材料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对制造设备要求高,对生产环境要求严苛,发展受限。苏州美创成功实现了该材料的投产,标志着国内企业正式突破了这一难题,苏州美创也将借此打通从前端原材料到终端器械产品、从 “创新链” 到 “产业链” 的完整闭环。
甲基环己二胺(HTDA):5 月,河南雷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 2022 年市级重大科技专项 “风力发电叶片用固化剂甲基环己二胺(HTDA)国产化项目研究” 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成功攻克了甲苯二胺(TDA)加氢工艺难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甲基环己二胺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成为全国首例。
20% 硅含量共聚 PC:2024 年 11 月 18 日,中国中化旗下沧州大化 20% 硅含量共聚 PC(聚碳酸酯)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成为继 6% 硅含量共聚 PC、溴化 PC 等特种 PC 上市后又一突破,填补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20% 硅含量共聚 PC 由沧州大化独立自主研发,具有高硅含量、耐低温冲击、协效阻燃等特点,在新能源、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高熔融指数聚乙烯新产品:2024 年 11 月,天津石化首次成功生产国内熔融指数最高的聚乙烯新产品 PE-LH2799D。该产品熔融指数在 150 克 / 10 分钟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天津石化在聚烯烃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新产品具有流动性高、光泽度高、分散性能优异、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可用于工业制蜡、树脂减黏和密封等高端新兴领域。
聚丙烯三元共聚新产品:8 月 29 日,云天化聚丙烯三元共聚新产品试产成功,开创国内首例 Unipol 工艺聚丙烯装置气相法生产三元共聚低热封膜料的先河,填补了该领域国内技术空白。本次成功开发的两个聚丙烯三元共聚新产品,作为聚丙烯市场的高端产品之一,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蒸煮袋、复合膜、香烟包装膜、热收缩膜、金属复合膜等领域的热封操作。
2024 年中国化工新材料领域的这些重大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持续升级,中国化工新材料领域有望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2676 亿市场的 “香饽饽”:生物基多元醇,这条 “黄金赛道” 你了解多少?
乙烯2024“咸鱼翻身”之工艺篇:亏损别怕,工艺给它来个 “回马枪”!
一场 “点草成金” 的绿色变革:圣泉集团解锁秸秆 密码,绘就产业 新图景
80 万 t/a 到 130 万 t/a:巨头角逐己二腈产能跃升背后的尼龙产业风云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长沙望城经开区
惊呆了!非粮生物竟能让 D - 乳酸生产如此高效低成本,转化率超 0.97g/g
本文由:九游娱乐,九游娱乐官网,九游娱乐平台,九游app提供
下一篇:盘点2024!新材料行业还值得“入坑”吗?
- 2025-04-28盘点2024!新材料行业还值
- 2025-04-28盘点2024 中国化工新材料
- 2025-04-28非动力核技术龙头迈向高端
- 2025-04-28盘点车用改性塑料龙头(202
- 2025-04-28瑞丰高材股价上涨188% 黑
- 2025-04-28广东向荣申请低吸潮尼龙复合材